2017年6月25日星期日

新科技 與 中醫眼科

現今醫療科技一日千里,十八世紀西方發明了不同技術檢查眼睛可診斷出不同的眼疾,包括了眼底燈、眼壓計、裂隙燈、視野檢查等。我認為眼底燈是最有趣的發明,因為利用它可透過瞳孔直接觀看到視網膜上各個組織(圖1)包括視盤、黃斑區、玻璃體等,最特別的是可以看到視網膜上的血管及它們的搏動,整個身體只有在這裡才可直接觀察血管的形態。

圖1



圖2

而近十多年因技術及電腦運算速度提升,更先進技術如 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圖2)  已被眼科界廣泛應用,它可進行角膜、前房、視網膜等掃瞄。利用傳統眼底檢查只可直接觀察視網膜表面上的結構,而這技術可以無創傷下將視網膜內每一層及其鄰近組織結構呈現於眼前(例子:黃斑裂孔,以下視頻),讓醫者對過往未能知悉眼疾及病理有更深入了解。它除了可將結果跟正常數據相比協助診斷外,更可配合不同軟件計算持續觀察治療進度(圖3)







圖3

這技術在西醫眼科學已帶來了不少突破及創新,而這些先進技術究竟在中醫當中可扮演甚麼角色?

個人認為它在中醫眼科裡,跟西醫眼科一樣,這技術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讓我們可以有更清晰診斷,同時又可利用它去觀察病情進展及變化。再進一步就是把我們過去未曾接觸過的病位及病理有一個更清晰理解。

過去中醫眼科有如視網膜屬肝腎、脈絡膜屬心、黃斑屬脾說法。舉例如黃斑病變雖屬脾,但又是否一定治脾?這不是必然,因它也是視網膜的一部份,也可以從肝腎入手;又或因氣血不調而致出血,可能又要調氣血。又如黃斑區有水腫,可以在視網膜內不同組織層,也可在視網膜下,那它們在不同部位從中醫理論考慮又會否有不同屬性?

中醫治療經常會同病治,按辨證論治方法治癒疾病。而這些新技術讓我們有更可靠診斷,還可印證中醫眼科理論及療效,也有機會更實質地將中醫眼科理論具體化